健康热线

医院动态

“三伏贴”活动来袭,华方医院邀你“冬病夏治”!

发布日期:2020-07-09    

 

 

抗击新冠肺炎疫情,中医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,所以今年的三伏贴不可小觑哦~

为此,我院特推出凭三次贴敷缴费单据,赠送一次加强贴敷活动,马上预约起来吧~

 

 

什么是“冬病夏治”?



 

冬病夏治”源于《黄帝内经》提出的“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”。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,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,生于春,旺于夏,收于秋,而藏于冬。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,尤其是“三伏天”,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,毛孔张开,有利于药物吸收。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,如咳嗽、哮喘、慢性腹泻、关节冷痛僵硬、怕冷、体虚易感等,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,鼓舞阳气,驱散体内沉积的寒气,调整阴阳,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。

“冬病夏治”,简而言之,就是把秋冬季节易发的疾病在夏季最热的三伏天来治疗,可激发人体阳气、增强抗病御寒能力、祛除体内沉寒痼冷之宿疾,以达到阴阳平衡、强身治病之目的。


 

 

为什么“冬病”要“夏治”呢?


 

因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,再加上冬天环境也是寒冰一片,两寒夹击,便毫无解冻的可能。所以在冬天治寒症,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,是很困难的。然而在盛夏之际,外界是暑热骄阳,里面是心火正盛,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和关节处,最易被赶出来。但若是阳气衰弱,里面没有推动之力,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。

再加上有很多人,夏天再饮用冰镇啤酒、冷饮、冰淇淋,然后整日在空调房间里工作,那真是陈寒未去,又添新寒。若寒气停留在关节,就会产生疼痛,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,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,气血也就流行不畅,不但会四肢不温,也常会有手脚发麻的症状出现。

所以倘若不在夏日去除积寒,等到秋风一起,外寒复来的时候,就又会内外交困了。

 

 

 

什么是“三伏贴”?


 

三伏贴是“冬病夏治”的一种治疗方法。在中国传统历法中,三伏天处于小暑和处暑之中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日子,同时又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一段时间。三伏贴是指在三伏天,通过辛温发散的中药敷贴刺激人体穴位,从而激发经络、调和气血和脏腑功能,以减轻在冬季发作的疾病和调理改善阳虚体质,从而促进其康复。


 

“三伏贴”的好处


 

 

 


“三伏贴”适应人群


 

 

 

 

“三伏贴”注意事项


 

成人

1. 不适用于湿热体质人群。对胶布严重过敏者、皮肤溃破者慎用;

2. 贴敷期间忌食生冷、海鲜、羊肉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;

3. 贴敷当天尽量穿宽松舒适透气的衣服,适合操作,并透气;

4. 贴药后不要剧烈运动,以免药物移动、脱落;

5. 贴敷后当日不要用凉水洗澡,局部不要用力搓;

6. 孕妇忌贴,急性发热人群不宜贴;

7. 成人贴敷时间为2–4小时;

8. 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、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,不影响疗效。色素沉着有些随着时间会慢慢消失;

9. 其他谨遵医嘱。

 

儿童

1. 3岁以下儿童、急性发热患儿、皮肤特别敏感儿童慎用;

2. 贴敷后皮肤有色素沉着为正常反应;

3. 若敷药处皮肤有灼热疼痛感时,应及时取下药膏,并用清水轻柔洗净。严禁抓挠,局部灼热明显,可外用湿润烧伤膏涂抹,一般可自行痊愈。如有严重水泡时,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;

4. 儿童贴敷时间为0.5—2小时;

5. 其他谨遵医嘱。

 

我院的优势


 

  纯     中    药 

  辨  证  论  贴 

  随  症  取  穴 

  安  全  有  效 

  无  副  作  用 

穴位贴敷作为一种中医治疗方式,需经医生辨识体质、辩证选穴、药物制作、穴位贴敷等复杂的过程。请不要网购“三伏贴”自行操作或是去一些不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贴敷!

 

 

2020年“三伏贴”贴敷时间



初伏7月16日—7月25日

(农历五月廿六—农历六月初五)

中伏7月26日—8月4日

(农历六月初六—农历六月十五)

中伏加强:8月5日—8月14日

(农历六月十六—农历六月廿五)

末伏8月15日—8月24日

(农历六月廿六—农历七月初六)

一天中上午阳气初升,此时贴敷效果最佳,三伏为一个疗程,需要至少连续贴敷3年。


 

 

医院地址及预约电话

 

  • 日照华方中医医院一楼6号、8号诊室

  • 0633-8295200

  • 0633-8295169


日照华方中医医院

日照市山东路529号(山东路与兖州路交汇处)